初探哈佛案例教材

當研究生,不免讀「論文」。還記得在台大多媒體實驗室第一次試著做論文簡報的時候,居然花了一個星期讀一篇八頁的電腦視覺會議論文。當時初探電腦視覺,對專業領域不熟悉,需要額外看許多論文補充背景知識。讀懂一篇,等於要讀多篇,因此花這麼長時間。

這學期修了一門商業課程,部分在討論哈佛商學院出版的一些「案例」。一篇案例約20 頁,對我來說又是一個新挑戰,不知道這初探哈佛案例,又要花多少時間。今早戰戰兢兢地翻開了第一頁,計時,直至看完文章,大約花一個半小時。由於自己平日並無閱讀英文雜誌書刊的習慣,能花這樣的時間讀完文章,比自己預期快很多啊!

「初探案例」與「初探論文」經驗的截然不同,居然讓我油然而生「論文給書寫者方便,而案例給閱讀者方便」這種偏差觀念。我試著描述兩者內容差異:

標題

論文標題之後,下必以明顯字體標記作者大名,且必須交代作者身處機構,甚至聯絡方式,堪稱負責。雖說不因以人廢言,但由於學術論文出版眾多,作者與其所在機構以及承襲理念,往往成為一篇論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論文前,先了解其作者團隊也頗費時間。

案例斗大標題之後,僅以最小字體標記作者,關於作者的更多資訊,就放在腳註,一副不想讓人家知道是他寫的樣子。好處就是免去Google 作者的意圖,直接進導讀。

導讀

論文導讀為其摘要,去蕪存菁,把整篇文章的問題解法實驗結果乃至後續展望都壓在了短短的摘要內,以斜體註明。大概像這樣:

本篇論文主要探討處理X 於Y 特殊情況所產生之Z 問題。我們借用A 方法中的B 特性,開發一種嶄新的C 技術。我們在I, J, K 等實驗中,證明我們的方法更優於直接套用A 方法以及其派生的a 技術。未來我們將試著處理比Z 更廣義的問題,最終期許能夠真正解決X,帶來更便利的生活。

案例導讀和文章的關係就非常微妙了,可能是故事,可能是其他人的評論,不讀完全部文章不知道其中的關連。大概像這樣:

當Rune Gjeldnes 和Torry Larsen 聽到這個不幸消息的時候,已經是他們動身前往北極的第26 天了。他們於三月的某個星期一接到一通來自挪威的電話,告訴他們Iridium 國際電話(也就是他們現在正在溝通的媒介),即將永久地終止服務。

這是在講Iridium 國際電話的興衰,想當然而,欲知後事必得繼續讀下去。論文導讀也有同樣效果,欲知後事必得繼續讀下去,不過有很大的機會不會想知道後面發生什麼事就是了…。

本文

論文言簡意賅,每一句話都要切中要領。在這裡曾和一位的老師聊過,他說每一個句子都應該要有其存在的意義,並要有所支持。我問:「每一句都要有意義,太嚴格了,那真擠不出東西湊出足夠篇幅的文章怎麼辦?」老師笑答:「重要的東西可以多重複幾次,重要的東西可以多重複幾次,重要的東西可以多重複幾次。如此,每一個句子還是有其存在的意義。」

案例絮絮叨叨,講商業卻無所不包。就拿今早看的那一篇分析Barnes & Noble vs. Amazon.com 的文章來說好了。主旨是講兩家公司對在數位零售書商的龍頭之爭。除了比較公司資本規模、市場客源、行銷策略等商業訊息外,還多加了許多背後的故事。比方說Amazon.com 的創辦人Jeff Bezos 在Princeton 大學優異的學業成績,畢業後理所當然進華爾街做量化分析,隨後因為觀察到網頁以2,000% 的速度增長而產生做網路零售的念頭。這種個人背景的描述看似和公司整體營運無關,但後面讀到為什麼Jeff Bezos 專做書本這塊,並以此分析Amazon.com 當初以華盛頓州為據點的成本時就非常過癮。

其他還有許多方面的比較,在此不一一贅述。這篇主旨並不是要傷論文捧案例,兩者目的取向不同。論文著重深入的技術開發,而案例主要是要讓大家討論分析,自然好讀。期初上課,聽老師說教材要全部自費的時候,一度覺得一篇約$5 美金的案例挺貴的,現在倒覺得很值得呢。